抹春



- 項目類型:住宅公寓
- 項目地點:常州市
- 建筑面積:155㎡
- 項目造價:100萬元
- 主案設計師: 吳家偉
- 竣工時間:2022-05-06
- 設計機構:常州無幾建筑空間設計
- 項目定位:設計師對功能及空間做了拆分和重組。考慮到常住人口只有老夫妻兩人,所以'大刀闊斧'地連同原主臥及內衛(wèi)一同拆除,只保留原公共衛(wèi)生間,這樣解放出來的空間給到客餐廳,形成了‘洄游’動線,提升了空間通透感的同時便利了各個功能區(qū)的交通動線,將空間概念進行重新定義,使得封閉堵塞的老房屋瞬間變得南北通透,優(yōu)化了所有空間的使用體驗。
- 空間意境:作為養(yǎng)老兼改善型的平層住宅,我們需要考慮的不光是適老的選材和審美以及淡雅溫潤的色調,重點應該是空間尺度的側重點的合理分配以及生活動線上的便利性,不能用常規(guī)的裝飾主義本末倒置。
- 空間布局:對室內功能及空間做了拆分和重組。考慮到常住人口只有老夫妻兩人,所以'大刀闊斧'地連同原主臥及內衛(wèi)一同拆除,只保留原公共衛(wèi)生間,這樣解放出來的空間給到客餐廳,形成了‘洄游’動線,提升了空間通透感的同時便利了各個功能區(qū)的交通動線,將空間概念進行重新定義,使得封閉堵塞的老房屋瞬間變得南北通透,強化空間的尺度感。
- 設計選材:局部鏡面材質弱化了柱網(wǎng)及立管點位
- 用戶體驗:用戶評價:
“治愈 溫馨 共享家”這3個關鍵詞是入住2個月來以來最深切的感受。
還依稀記得改造前的樣子:昏暗、擁堵、潮濕 …… 155㎡三室兩廳兩衛(wèi),雖對一家三口來說面積足以,但不夠通暢的空間布局和緊挨的房間,也讓我們老兩口也下定決心要打造一個能舒適享受生活的養(yǎng)老空間。
改造后新宅深得我心,南北通暢、空間功能與空間劃分舒適愜意、既有溫馨的公共空間(客廳、茶室、餐廳),同時又能各自獨立保有私密空間,滿足了我們一家三口的需求。讓我們與女兒生活在這里,共享又相對獨立。
取消內衛(wèi)后改造的客廳與茶室結合的小橫廳,是我們夫妻兩人平時最愛呆的地方,可以說是集飯后休閑、品茶、會客與一體的多功能客廳,足夠大的通透空間,既能滿足我們長久以來看電視、喝茶等生活小習慣,又能招待好友的日常小聚,搬入新家后我們變得更加好客,與朋友的互動也愈加頻繁。
設計師對功能及空間做了拆分和重組??紤]到常住人口只有老夫妻兩人,所以'大刀闊斧'地連同原主臥及內衛(wèi)一同拆除,只保留原公共衛(wèi)生間,這樣解放出來的空間給到客餐廳,形成了‘洄游’動線,提升了空間通透感的同時便利了各個功能區(qū)的交通動線,將空間概念進行重新定義,使得封閉堵塞的老房屋瞬間變得南北通透,優(yōu)化了所有空間的使用體驗。
犧牲原內衛(wèi)后造就的客廳與茶室結合的小橫廳,茶桌與客廳沙發(fā)擺在同一軸線,空間秩序嚴謹而流暢,設計師再通過鏡面包裹的手段使得原始衛(wèi)生間排污立管如同消失一般,加上小水吧的結合使得客廳與餐廳之間隔而不斷的同時形成框景的效果,緊密地聯(lián)系了公共區(qū)域就餐、會客、品茶三大功能,形式與功能高度的融合造就了這個空間最佳的使用體驗。
弱化的大轉角材質變化
主臥消失的門與木飾面墻渾然一體,南北橫跨了客廳與餐廳,讓不同空間彼此獨立的同時又緊密聯(lián)系,潛移默化地增強空間尺度感。
餐廳位于整間房屋的中心部位。坐在餐廳,視線可延伸至四周,餐桌擺在動線最核心的區(qū)域,可直觀室內每個空間,增設的水吧同時便利了用餐和品茶,以及日常簡單清理,這對養(yǎng)老型住宅來說是個十分友好的設計。
原外衛(wèi)排污立管被參客餐廳之間的鏡面框景隔斷無限弱化,讓原本突兀的包管通過鏡面材質的反射,使得原先的劣勢變成了增添空間趣味性及尺度感的顯著優(yōu)勢。
大小框景透景組的合化學反應讓空間變得生動活潑。
隱框門的運用讓空間圖底關系干脆利落。
皮質的床具與純白原木的色調構成了舒適溫馨的主臥,精簡飄窗配合窗外綠意盎然,修養(yǎng)身心。臥室內設計了多組收納柜,用以收納日常衣物以及換洗被褥等。美觀與收納需求達到完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