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玲瓏北京烤鴨上海店



- 項目類型:餐飲
- 項目地點:上海市
- 建筑面積:560㎡
- 項目造價:430萬元
- 主案設計師: 黃鑫
- 參與設計師:楊超 胡琳 樊斌斌
- 竣工時間:2020-12-15
- 設計機構:東郡設計
- 項目定位:圍繞文化傳承、地緣文化、中外融合等進行視覺輸出,整個餐廳空間從外至內核,都是以藝術容器而存在著。
- 空間意境:將文化及藝術元素融入室內表現(xiàn)中,從外立面及室內細節(jié),都以景德鎮(zhèn)陶瓷藝術為根基進行創(chuàng)新呈現(xiàn)。以外立面來說,整個外觀從影青開始過渡變化,中間經(jīng)過了11種顏色,最終漸變至紅色的外觀視像。
- 空間布局:兩層空間,兼顧了就餐空間,也融入會客接待及陶瓷藝術展示
- 設計選材:陶瓷
- 用戶體驗:用戶在環(huán)境中,汲取文化內涵,也領略了獨一無二的陶瓷文化。
薈聚了國內外諸多菜系的魔都上海,其包容性及開放性有目可睹,餐飲品牌們在標準化的餐飲體系中融入了新的視覺呈現(xiàn)方式,應用多種形式提升空間的感染力。我們在京玲瓏上海店場地建設中,圍繞文化傳承、地緣文化、中外融合等進行了空間視覺輸出。
上海店共兩層,一層為開放式餐區(qū),二層為相對私密的包間。我們都在尋求將文化及藝術元素融入于室內表現(xiàn)中,讓每一位走進來的消費者能夠產(chǎn)生情緒上的共鳴。
京玲瓏一層入口細節(jié)圖
餐區(qū)入口懸掛了多只由景德鎮(zhèn)陶瓷工藝燒制的烤鴨作為品牌符號進行具象輸出,每一只都惟妙惟肖,著實刺激到了消費者的感官。借由瓷板畫屏風作為空間隔斷,以世界名畫作為畫面內容,減弱了商業(yè)味。
京玲瓏一層開放式餐區(qū)
竹元素結合影青融入吊燈設計中,組合排列成多塊陣列,對應投射在餐區(qū)的桌面上。景德鎮(zhèn)陶瓷工藝品以展覽藝術的形式,陳列于餐區(qū)醒目位置,指引消費者在空間中感受陶瓷藝術與各種物件的融合。
設計師深耕于陶瓷文化的研究,應用現(xiàn)代工藝的表現(xiàn)手法,從溯源及創(chuàng)新的視角詮釋了陶瓷藝術符號的多元兼容性,由此創(chuàng)造了“玲籠”。 在空間美學的基礎上,將從唐宋時期開始聞名于海內外的宮燈及盛行于清代的橄欖瓶陶瓷融入外立面造型設計中,然后使用景德鎮(zhèn)現(xiàn)代陶瓷工藝進行燒制成型,再運輸?shù)浆F(xiàn)場進行拼裝、粘接。 人的視線順著由影青開始,中間經(jīng)過了11種顏色的過渡變化,最終漸變至紅色的外觀視像,發(fā)現(xiàn)餐區(qū)入口。這是陶瓷藝術從形態(tài)至視覺上的創(chuàng)新呈現(xiàn),讓這個空間從外在至內核,都以藝術容器而存在著。
第二層是以陶瓷文化互動體驗為主體的包間,用設計向藝術致敬,在藝術中抒寫空間美學。 由陶瓷制造出外墻面山丘迭起的造型效果,徑直走入后,內部多個景陶展示區(qū),以展覽的方式增加了自由互動體驗。 玄關及茶壺展示區(qū)的下方都是重要的展示區(qū),在長的臺面上搭建了“中式建筑、庭院、山丘等”的微景觀,消費者可以從任意角度拍攝這些惟妙惟肖的微景觀。
京玲瓏二層入口
京玲瓏二層玄關
京玲瓏二層入口
京玲瓏二層微景觀造景
京玲瓏二層會客區(qū)
京玲瓏二層包間
京玲瓏二層包間
設計師將空間美學建立于對陶瓷文化的解構與融合之上,結合老上海的摩登時尚與景陶的傳統(tǒng)藝術去實現(xiàn)包間氛圍的營造,在吊燈、墻面腰線、裝飾畫等多處可看出陶瓷文化融合應用。 空間與藝術之間,互相映襯。在變化中,刻畫出空間的靈性。聞名于世界“達芬奇密碼”與流傳千年的“顏真卿字體”以現(xiàn)代陶瓷工藝呈現(xiàn)于一隅;巨幅的蘭亭集序畫面對應著陶瓷燒制過程中會用到的坯體,以?“千年對話”的主題形式詮釋出了安靜而有力量藝術場域。
京玲瓏二層包間
京玲瓏二層包間
京玲瓏二層包間
京玲瓏二層包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