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長寧區(qū)的一套老房改造,即使面積有限,在設計改造后,也能變身為一家三口的樂居天地,更是寵物喵們的溫馨家園。收納和空間利用是小戶型首當其沖的剛性需求,但收納也并非簡單將雜物一股腦塞進柜中,如何好看又好住,不妨看看這套小戶型的做法。
改造前
上海八九十年代典型的老房子,邊套手槍戶型。進門左手邊是一個很小的衛(wèi)生間,緊接著就是廚房和過道。廳居中,兒童房在北面和東面都有窗,主臥朝南帶陽臺,廳需要借兩邊臥室的采光彌補光線。原戶型空間狹小,利用率低。不論是儲物空間還是公共空間,都很局促。
改造后
首先解決進門玄關的使用問題,盡可能不去占用過道寬度,去解決入戶后的收納。衣帽圍巾可隨手擺放。打開廚房,視線更通透。折角轉彎處做成承接相連的柜體,既是西廚區(qū)也是手辦的展示區(qū)。兒童房抬高床體,下方儲物,小空間實現(xiàn)更多可能。定制餐桌變換多種形式,收進拉開,更靈活實用。
玄關
利用“超薄”材質——洞洞板、軟木板、鏡面,實現(xiàn)收納的同時,又不占用原本有限的空間。洞洞板隨意排布掛取插件,衣服、包包、鑰匙輕松擺放。
軟木板連接洞洞板與鏡面,充滿成長回憶的照片、小朋友的藝術畫作,在轉角處,成為一處家的藝術展區(qū)。
衛(wèi)生間
左側墻體內推,再次壓縮空間,為玄關爭取到可貴的鞋柜位置。衛(wèi)生間剛好緊湊放下淋浴、馬桶和小臺盆。衛(wèi)生間門特意定制,很小的門洞可以做到折疊加推拉,打開后平貼到墻面上,完全不占用面積。
中廚
廚房做成開放式。作為收納的重災區(qū),鍋碗瓢盆,各種調料瓶罐,既要用著順手,也要看著舒心。
所以在小小的面積里,依然堅持中西廚分開安排。臺面錯落,符合烹飪和清洗時不同身體工學。
西廚
原過道區(qū)域,放了一個陳舊的餐桌,現(xiàn)在釋放出來做西廚區(qū)域。
彎彎曲曲的L形墻體,因為有了各類材質的巧妙鏈接,變得豐富可愛,實用性也大大增加。鏡面拉伸,效果優(yōu)秀,家瞬間大了兩倍。
日常飲用水杯,小電器通通安置歸位。掃地機器人等家政設備也有了落腳點。
側面長條玻璃展示柜,心愛的手辦盲盒也有了屬于它們的家。
打開柜體,燈光自動亮起。
西廚一角,一盞暖燈,一杯美酒。
客餐廳
L形收納柜貼著墻,從西廚區(qū)一直延伸到客廳。
在不占用更多室內面積的同時,增加儲物體系。
客廳利用開合移門,將南北臥室的光線全部引入室內,漸變玻璃成為一副天然的裝飾畫。
貓架水盆,輕松放置。
三人兩喵,構成小戶型特有的溫馨氛圍。
定制原木風餐邊柜加餐桌,打開就能滿足一家三口就餐,
折疊后占地還不到1平米,釋放更多可活動的空間。
玻璃柜門和開放柜,超適合放置零食和小家電~面包機、咖啡機。
配合舒適的沙發(fā)、投影,是一家人的居心地,也是親友聚會的歡樂場。
女兒房
搭建一層半床體,左側的整體衣柜、中間的書桌、床下的柜體、樓梯踏步柜體,統(tǒng)統(tǒng)不浪費,變成有效儲物空間,是原房間儲物體量的三倍。
畫畫學習,自由自在,同時保留了美好光線和空氣流通,視覺上也很舒適。
靠墻做了大面積衣柜,所以床體改變常規(guī)位置,依勢擺放,節(jié)省出過道面積。主臥口袋門拉開后,視線貫穿客廳及女兒房,通透感更強。
寸土寸金的上海市區(qū),陽臺要用來做更高效的事,如果只用來晾衣服,可就太浪費了。設計后,靠邊做了化妝桌,在迷你衛(wèi)生間里施展不開的化妝技能,在這里從容進行,同時也可辦公學習。
上海市
工作地點
聯(lián)系方式
15021783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