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12月30日下午,由《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深圳市梓晴空間設計有限公司主辦、滿京華藝展中心、設計肽聯(lián)合承辦的“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論壇在滿京華藝展中心一期8層創(chuàng)意階梯隆重舉行。
出席本次“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的嘉賓有竹建筑雙年展策展人、藝術家葛千濤,集美山田組總設計師吳宗建、深圳市梓晴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設計總監(jiān)梓晴、深圳南粵設計集團董事長、總設計師程興東、《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主編陳雅男、《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副社長、設計肽創(chuàng)始人林松。
隨著溫熱的聚光燈緩緩聚焦在舞臺正中央,本次“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設計論壇正式拉開帷幕。作為本次活動的主持,《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主編陳雅男首先對蒞臨觀眾表示熱烈歡迎,隨后為在場觀眾分別介紹了本場講座的2位主講嘉賓以及4位論壇嘉賓。
論壇主持陳雅男
而后,論壇發(fā)起人深圳市梓晴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設計總監(jiān)梓晴女士致辭,簡短的介紹了本次論壇活動的發(fā)起緣由、滿京華藝展中心策劃副經理韓瓊玲女士作為承辦方致辭,并預祝此次活動圓滿成功!
【梓晴】非常感謝大家來到這里參加《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的論壇,這個論壇有一點曲折,我今年6月份去浙江參觀葛老師的項目,被深深感動了。我在組織和策劃這個活動的時候,剛好跟林總談到,林總也推薦吳宗建老師做了類似的項目,把當?shù)氐娜宋?、建筑設計結合得非常好,我希望通過這兩個項目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就是我做這場活動的初衷和目的。非常感謝各位嘉賓不辭辛苦的前來,感謝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和藝展中心、設計肽的大力支持。
韓瓊玲女士致辭
“做項目都需要找到一個載體,可這個載體是什么呢?我就思考能不能做一個未來的鄉(xiāng)土建設,它的可能性有多大?這個項目我們希望用比較當代的藝術、當代的設計,在未來的鄉(xiāng)村建設中找到這樣一種藝術?!?br />
“我們請11位建筑師,雖然來自世界各地。可是我們希望用一種能夠代表中國文化的材料——竹子。因為在中國的文化當中,它是不需要用太多的語言去詮釋,我們希望能表現(xiàn)精神屬性的同時,能夠用精神的語言去表達,能夠用當?shù)氐奈幕袡C地表達我們對于整個項目的理解,因為我覺得中國的建設大多數(shù)是復古,但我們希望做的未來的鄉(xiāng)村建設是有當代屬性的?!?/p>
葛千濤老師在介紹相關設計師及設計師代表作品“我們在浙江省龍泉市寶溪鄉(xiāng)講述了一個關于鄉(xiāng)土文化復興的故事,這個項目從頭到尾90%都是土生土長的當?shù)剞r民參與完成,當?shù)氐娜藢ξ覀冞@個項目的理解是這個項目成功的根本要素,整個項目只有10%是上海的管理團隊。我們在寶溪待了很多年,充分了解當?shù)氐娘L俗習慣,了解原住民的想法,跟他們聊天,從聊天中探索屬于本地的文化。當?shù)厝藢@個項目的看法是我們成功的關鍵因素。這里講我們如何去看待自身的文化,如何去找到文化自信?龍泉,大家知道它是中國最著名的青瓷發(fā)源地,于是我們就地取材利用陶瓷的碎片去做設計的素材,假如在現(xiàn)場看你會有所感覺,它會產生一種崇高感,會產生一種信念,對文化的信念。
葛千濤老師在介紹相關作品
“我們今天講“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可是我們都生活在城市中,習慣了明確的功能劃分。我覺得無論做設計還是做規(guī)劃、建設,巨大的空間、尺度很大的馬路,它們都是跟我們的生活格格不入的,我不太喜歡這個巨寬的馬路,因為它讓生活非常不便捷,還有美術館這樣所謂的藝術中心,為什么要集中在一塊?我覺得真正的藝術其實應該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講建筑也好、景觀也好、植被也好,最終設計師要找到一個路徑,這個路徑是如何把今天的表達變成有趣。中國文化那么多年,而今天我們簡單的講包裝,或者講宣傳,它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覺得場所精神其實是我們對這個場所、對當?shù)氐娜撕臀幕}絡的尊重。我們是不是應該把自己放得很低?是不是有真正得去了解他們?有沒有想過要走的是一條什么樣的路?”
葛千濤老師演講照片
“我的演講就從董明珠開始,董明珠最近在一個演講有句話說:“產能過剩實際上是偽命題,產能過剩最大的原因是落后的技術和產品。”她講到先進的設計理念是解決產能過剩的重要武器,我下面的內容就從這個開始?!薄拔蚁胛覀儜撍伎荚O計師要做什么東西?在改革開放的30年間,高速發(fā)展產生很多建筑還有裝飾,到今天可謂是產能過剩。華麗建筑背后的現(xiàn)象是觸目驚心的,即便是標榜著環(huán)保的標簽,但是最后走的時候留下的卻到處都是垃圾?!?br />
“我們在新會陳皮做的一個建筑,所在地有10萬平方米。要把這樣的倉庫改造成為一個市場,這里面就有很多難度,包括怎么做保溫,怎么做隔熱,包括還要把場所怎么做得有吸引力?!?/p>
吳宗建老師演講
“我剛才引用董明珠的一句話講先進的設計理念,這是有三個理念:設計、經濟、環(huán)境。陳皮的建筑立面設計包括材料的選用、運輸,竹子的材料都以陳皮村為中心,避免大量運輸。通過竹子做單層的結構來解決鐵皮廠房酷熱的問題。當然所有的竹子產生的垃圾可以扔到田里面自然降解。在經濟上把建筑特色鮮明的識別性突出來,建筑獨特的建筑性也成為當?shù)氐牡貥?,通過互聯(lián)網傳播,降低了宣傳與運營成本。另一面是促進當?shù)氐木蜆I(yè),我們用了大概200個竹匠,技術在活化,大型的場地的建設為當?shù)氐闹窠硤鎏峁┖芏嗟臋C會?!?br />
“在這里面基本上我的案例想表達的是,設計師要有所思,有所為。要思考什么是我們設計師不要去做,第一,拯救地球的豪情壯志不為。第二,不利于下一代的發(fā)展方式不為。第三是被利益綁架的不為。還有是一方獨大要三思,只強調公益往往忽視發(fā)展或者只強調發(fā)展而忽視環(huán)境,任何一方獨大都不是好事。我認為還是用董明珠的一句話,也就是只有落后的產品,沒有過剩的產能,我們設計師應該用先進的理念來解決設計的產能過剩的問題。”
演講過后,現(xiàn)場圍繞“場所精神”而衍生出的主題展開了精彩的對話。本環(huán)節(jié)由《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主編陳雅男擔任主持,除了葛千濤與吳宗建兩位演講外,另外邀請深圳市梓晴空間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設計總監(jiān)梓晴、深圳南粵設計集團董事長、總設計師程興東、《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副社長、設計肽創(chuàng)始人林松。臺上臺下互動頻繁,嘉賓妙語連珠。
梓晴女士在談場所精神的時候談到設計師應該要跳出思維的圈子來看待整個事情的思考,設計一定要跟受眾結合,跟環(huán)境結合。梓晴表示當看到葛老師的項目的時候被深深的感動到,被建筑的美所感動、被村民的一言一行感動、被當?shù)氐姆諊袆印⒏颖桓鹄蠋煹木窈捅澈蟮墓适滤袆?。她表示希望場所精神能夠感染更多人,得到更多設計師的支持。未來的設計也一定要朝這個方向去努力。
當主持人問到怎樣構建場所精神的時候,吳宗建老師也表達了自己對場所的思考,認為所有的建筑它都要因地制宜。設計師不要把自己會用的東西放在某個地方,而是要把當?shù)刈钣袃?yōu)勢的東西放在那里。吳宗建認為場所其實和人有關,在場所精神里面他希望把人和人之間、人和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盡量做到平衡。依舊是那句話,不要一方獨大,要兼顧各方利益。
問答環(huán)節(jié)吳宗建老師談場所精神
南粵設計的董事長程興東也談到了酒店設計與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程興東認為經常跟客戶講要文化,其實這些都是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做商業(yè)設計的設計師會感到有一點無能為力,束縛太多沒有辦法能夠更好表達自己的思想。反而像葛千濤老師的這種項目真正依從內心來表達人性的需求。要做到像葛老師、吳老師這樣更自由、更輕松回歸到設計更本質的東西,很多設計師確實要向他們學習。
程興東談酒店設計與文化的關系
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副社長林松作為行業(yè)的觀察者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從行業(yè)的觀察者來看,葛千濤老師談到的當代藝術對傳統(tǒng)文化的改造,或者對當代藝術植入到鄉(xiāng)土設計里面的應用,更深層次其實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問題。設計師應該去傳承中國幾千年的優(yōu)秀文化,并將其應用到當代的現(xiàn)實生活中來。通過專業(yè)技術,把這些文化上的東西傳承和轉化是設計師的職責,也是作為媒體人應該去探索和關注的。
《現(xiàn)代裝飾》雜志社副社長林松發(fā)言
當天的論壇環(huán)節(jié)十分精彩,現(xiàn)場觀眾與嘉賓的互動也非常頻繁,來自設計行業(yè)與體行業(yè)的聽眾在不斷與六位嘉賓的交流與談話中擦除思想的火花,讓大家對“場所精神·鄉(xiāng)土建設”的主題有了更深一層次的了解與思考。
環(huán)節(jié)觀眾提問
問答環(huán)節(jié)葛千濤老師回答觀眾問題
在場設計師向葛千濤老師和吳宗建老師詢問了關于像竹子這種材料大面積運用的防火屬性以及如果用到戶外的后期維護成本等相關問題,葛千濤老師為此做了詳細的解釋和探討。梓晴女士也和在座的觀眾探討了在《羅浮洞天》項目中的一些設計理念和設計方法,令在場所有人都受益匪淺。當美國室內設計中文版記者在問到葛千濤老師與梓晴女士有沒有合作的可能性的時候,雙方都表示了極大的合作意愿。
就像主持人陳雅男女士所說“場所精神”不僅僅是花三五年的時間去建造一個項目,更是需要對在地性進行長期的探討,而這對于我們當下中國的設計而言是任重道遠的。
嘉賓與觀眾合影照片
住宅空間 | 商業(yè)空間 | 辦公空間 | 人文空間
電話:13828765656
網址:www.ziqingds.com
郵箱:ziqing313@qq.com
地址:深圳市南山區(qū)方大城二號樓905室
深圳市
工作地點
聯(lián)系方式
13828765656